【导读】矮小症是指儿童的身高低于同性别、同年龄、同种族儿童平均身高的2个标准差(-2SD,标准线称SD),每年生长速度低于5厘米者。矮小不仅是生理问题,也会出现心理隐患,如情绪较不稳定,存在社交退缩等现象。因此,家长一定要关注孩子在成长道路上的身体发育情况。
矮小症的症状有哪些?
1、半身肥大:躯体两侧不对称。
2、出生低体重:出生时低体重及小身材占93%。
3、多种先天异常:如宽前额、宽眼距、口角下垂、皮肤血管瘤等。
4、骨骼发育异常:以颅骨、颜面骨为明显,表现为小脸、三角脸等。并可有第5指短小弯曲、并趾等改变。
5、心血管损害:10%~20%病例伴房或室间隔缺损、法洛四联征、肺动脉狭窄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等。
6、性发育异常:占34%,表现为性早熟,以女孩为主,9~11岁月经初潮,多数有阴毛早现、性器官发育无而躯体发育成熟表现,骨龄显现延迟。
矮小症的原因有哪些?
1、性早熟患儿通常个子偏矮:性早熟孩子骨龄发育提前,生长期缩短,较后导致成年身高降低。
2、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不足:导致身高不能正常生长(即通常所指的侏儒症)。
3、遗传性矮小症:父母身高占孩子身高因素的70%,同时,孩子的身高和后天因素有很大关系,如营养、运动等。
4、精神、社会因素的影响:家庭环境、心理压力等,对儿童的身高也有一定的影响。
矮小症的危害有哪些?
1、影响生活、学习:常常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讽,导致孩子对课堂学习产生厌恶情绪,出现厌学、逃学的现象。
2、影响心理健康:孩子因为矮小常常会受到同学以及同龄孩子的嘲笑,久而久之,孩子会变得自卑、自闭、孤僻等。
3、影响未来前途:矮小症打破了的期想,因为矮小许多职业将孩子拒于门外,对孩子的未来职业构成巨大的威胁。
孩子身高矮小,家长不可忽视
有的家长却很粗心,一直觉得孩子只是晚长而已,没有当回事,直到孩子十多岁了身高还不见长,这个时候我们家长才开始着急,而往往这时孩子却错过了干预时机,骨垢线一旦闭合,就基本没有长高的可能。因此,关注孩子的身高,建议越早干预效果越好。
提醒:及时干预孩子可达到理想身高
不要等到孩子到了青春期甚至更晚才开始为身高着急,这时候孩子生长高峰已过,有的骨骺都已闭合,再干预效果也不佳,将造成一生的遗憾。家长发现孩子矮小时,应该及时带到好就诊,通过问病史、抽血进行内分泌好化验、测骨龄等方法查明矮小的原因,然后找出对应的干预办法。另外,千万不要随意给孩子服用保健品,避免骨骺线提前闭合,降低孩子的身高。一般情况下,3-16岁是身高增长的黄金期,也是治疗矮小症的佳时期。
多学科联合干预 明确诊断病因科学治疗
多学科联合干预是集发育行为科、小儿神经科、小儿内分泌科、儿童保健科、儿童康复科、营养膳食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,中西医结合治疗、物理治疗、康复训练等相结合,从诊断上查明致病因素,多学科联合提出治疗和营养方案,进行联合干预。